名家简介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荀慧生(1900-1968),原名词,又名秉彝、秉超,字慧生,号留香,艺名白牡丹。出生于河北省东光县(现为阜成县)一个捻售线香的手工业之家,幼年家贫无以生计。1907年随父母到天津谋生,父亲将他与兄慧荣卖予小桃红梆子戏班学戏。不久其兄不堪忍受打骂私自逃走,只剩慧生,后被卖给花旦为私房徒弟,自此,荀慧生沦为家奴,吃尽苦头,但他仍以巨大的耐力与毅力坚持每天练功。夏天穿棉袄,冬天穿单衣,头顶大碗,足履冰水,点香火头练转眼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苦功练出了硬本领,唱、念、做、打无一不精。1909年,荀慧生以白牡丹艺名随师常在冀中、冀东一带农村市镇唱庙会和野台子戏。1910年荀慧生随师进京,先后搭庆寿和、义顺和、鸿顺和、天庆和等梆子班。辛亥前期他去天津曾同戏剧家王钟声,同台演出《家庭》、《黑奴恨》等戏,后向陈桐云、李寿山、程继先学习京昆艺术,直到十七岁才独立成班。1918年与刘鸿升、侯喜瑞、梅兰芳、程继先开始合作,演出《胭脂虎》、《霓虹关》等戏,又同杨小楼、余叔岩、王凤卿、高庆奎、朱桂芳等合作,并拜王瑶卿门下学习正工青衣。同年杨小楼应上海天蟾舞台之邀和尚小云、谭小培合作演出,请荀慧生担任刀马旦,公演引起轰动,人称三小一白(即小楼、小云、小培和牡丹)。荀慧生的表演生动活泼,扮相俊俏,使上海观众耳目一新,被赞为誉满春申,后又与周信芳、冯子和、盖叫天、小达子等人合作,演出《赵五娘》、《劈山救母》、《九曲桥》、《杨乃武与小白菜》等戏,名震沪上。上海国画大师吴昌硕同知名人士严独鹤、舒舍予也为宣传和扩大荀慧生的艺术影响到处奔走。荀慧生喜欢作画,1924年正式拜吴昌硕为师,他又向齐白石、陈半丁、傅抱石、李苦禅、王雪涛等名师求教,丰富了他的艺术生活,提高了他的艺术素养。1927年北京报界举办京剧旦行评选,他与梅、尚、程一起被誉为四大名旦,这也标志着他艺术走向成熟,得到社会肯定,赢得了观众的赞赏。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剧本、唱腔、表演、念白、到服饰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的实践与探索。他演出的剧目有三百多出,主要包括《红娘》、《红楼二尤》、《杜十娘》、《荀灌娘》、《钗头凤》、《十三妹》、《玉堂春》、《金玉奴》、《得意缘》、《卓文君》等。在唱腔艺术方面荀慧生大胆破除传统局限,发挥个人嗓音特长,吸取昆、梆、汉、川等曲调旋律,大胆创新。这不是简单的一曲多用,而是从生活出发,从人物感情与心境出发,字正腔圆,腔随情出,令人着迷。他善于使用上滑下滑的装饰音,听来俏丽、轻盈、谐趣具有特殊的韵味。他还十分注重道白艺术,吐字清晰,声情并貌,他创造出融韵白、京白为一体的念白,韵调别致,具有特殊的表现力。表演方面他强调演人不演行,不受行当限制,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突破,他塑造的许多少女、的艺术形象,具有大众化、生活化的特点。娇雅妩媚、清秀俊美、风格各异。 建国后,荀慧生遵照周总理签署的戏曲改革指示,为京剧艺术改革做出了大量工作。1952年获第一届戏曲观摩大会老艺术家表演奖。他历任中国戏曲家协会艺委会副主任,北京市戏曲研究所所长,河北省梆子剧院院长,河北省政协委员,北京市文联常务理事,北京市戏曲编导委员会主任等职。 荀慧生一生收徒之众,不计其数,他指导和亲自传授的后人、学生、徒弟有:吴纪敏、金淑华、李薇华、荀令莱、宋德珠、毛世来、童芷苓、李玉茹、李玉芝、吴素秋、赵燕侠、小王玉荣、张正芳、尚明珠、厉慧敏、陆正梅、宋长荣、李妙春等等,还有许多人虽未拜师,但多得其亲授。

荀慧生

姓名 荀慧生 行当 青衣
艺名 流派 荀派
性别 代表作 《红楼二尤》、《红娘》、《得意缘》、《钗头凤(选场)》、《卓文君(选场)》等

精彩唱段
唱段名 剧目
女儿家既嫁夫当随夫往 得意缘
一番话问得我无话演讲 得意缘
谅此时瞒不过从前往事 得意缘
听他言男儿性颇有志量 得意缘
后悔当初一念差 红楼二尤
诉不尽心内苦珠泪滚滚 红楼二尤
贤姐姐你怎知我心头悔恨 红楼二尤
雨打残花遭横暴 红楼二尤

标签: